北京总部(全国通用)
400-090-3910
上海分部
13911340419
广州分部
13161766437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保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新兴力量,已成长为金融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人民银行近期发布的《2023年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提及,自2023年1月起,人民银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
将消费金融公司纳入金融统计数据范围,从侧面反映了消费金融公司在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随着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消费金融公司作为以商业银行为主的消费金融市场的补充者,在促消费、扩内需等方面应有作为、大有可为。
消费回暖 提振利好政策频出台
今年以来,消费市场回暖趋势明显。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电影及演出票、旅游价格分别环比上涨20.3%、13.0%、10.7%和9.3%。
从政策层面来看,促进消费提振复苏的利好政策频频出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今年春节假期后的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并明确提到“合理增加消费信贷”。
相关政策暖风频吹,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部分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业务迎来“开门红”。比如,有的消费金融公司今年春节累计交易额同比增长近20%;还有的消费金融公司为满足用户春节假期用款需求,春节前已为数十万用户提供近10亿元提额服务。
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单一的借贷模式,丰富的消费金融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随着政策层面接连释放积极信号,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消费金融公司乘势推出一系列优惠活动,不仅有助于带动自身业务持续升温,也对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发力线上展业 有效提升获客质效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在金融数字化转型日益深化的当下,线上运营模式越来越成为消费金融公司营销的重点发力方向。
一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有线上、线下两种业务发展路线。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组建线下团队、零售门店获客;另一方面,通过借助数字化手段有效提升获客及展业质效。
成立较早的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主要以传统线下展业模式为主,之前多通过直营模式或中介渠道合作来展业。近几年来,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业务经营向线上化转型的趋势较为明显,如招联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均上线了线上分期商城。而较晚成立的蚂蚁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等公司则依托于自身资源禀赋,充分利用智能风控、大数据等技术,深耕线上服务,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务体验。比如,平安消费金融公司以“科技+金融”为抓手,明确自身定位为“为我国居民个人/年轻消费群体提供全方位消费金融服务的全国性科技型消费金融公司”。
据业内人士介绍,消费金融公司线上展业主要通过自营APP、支付宝、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开展,自营APP目前成为消费金融公司渠道拓展主阵地。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属于小额、高频交易,客户黏性相对较低,同时,线上流量红利见顶,流量成本抬升明显。自营APP不仅是消费金融公司线上业务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其维护客户、挖掘存量用户价值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自营APP的精细化运营做好存量客户管理、提高存量客户复借率,对于消费金融公司降低获客成本、提升客户稳定性尤为重要。
电商消费金融平台及解决方案是互融云推出的一款基于消费金融细分领域的场景化、定制化的高端行业解决方案。平台充分满足资金端、金融机构、需求端等多端合作机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为上述利益相关合作方定制研发相应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或平台,完整地为线上和线下客户群提供优质便捷消费金融服务,从而为投资者、机构商家和消费金融公司赢得相应的回报。
互融云消费金融产品系列包括:
√ 电商消费分期
√ 医美分期系统
√ 租房分期系统
√ 家装分期系统
√ 教育分期系统
√ 旅游分期系统
√ 汽车分期系统
本文标题【市场回暖 消费金融公司探寻新机遇】
链接地址:http://www.hurongyun.com/article/detail/15586.html 转载请带上链接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详见互融云官网介绍内容